β-lactamase |
Cas 號: | 【9001-74-5】 | M D L: | MFCD00131819 |
分子式: | 分子量: | ||
別 名: | 青霉素酶 β-Lactamase I β-Lactamase II Cephalosporinase Penicillin amido-β-lactam hydrolase Penicillinase from Enterobacter cloacae |
訂貨信息: | ||||||||||||||||
|
性 狀: | 可水解β-內酰胺類抗生素。已發現二百多種β-內酰胺酶。青霉素酶的分類方法主要有兩種,分子生物學方法和BUSH法。 分子生物學法將酶分為四類。A類酶包括多種質粒編碼的青霉素酶,活性部位為絲氨酸殘基,分子量為29kDa。B類酶為金屬酶,由染色體或質粒編碼,酶活性需鋅離子參與,可被乙二胺四乙酸(EDTA)抑制。C類酶的活性部位為絲氨酸殘基,分子量為39kDa,其產生與誘導劑有關。C類酶主要指染色體編碼的頭孢菌素酶(AmpC酶)。D類酶又稱為OXA型(水解苯唑西林)β-內酰胺酶。 另一種分類方法為BUSH分類法,依底物及抑制劑譜不同,也將酶分為4類。第一類為頭孢菌素酶(AmpC酶),由染色體介導。第二類為青霉素酶和超廣譜酶。第三類為金屬酶。第四類為其它不能被克拉維酸完全抑制的青霉素酶。 細菌產生的能水解β-內酰胺類抗生素的本科,由于β-內酰胺本科的水解,β-內酰胺類抗生素失活。顯色頭孢菌素頭孢硝噻吩(nitrocefin)的溶液呈淺黃色,當結構中的β-內酰胺環被打開時,溶液呈由淺黃色變成紅色,因而可利用這種頭孢菌素顯色的特點,特異證實β-內酰胺酶的存在,β-內酰胺酶以其主要水解對象可分為青霉素酶、頭孢菌素酶、廣譜酶、超廣譜酶。 |
質量標準: | 表達體系: 大腸桿菌
外觀Appearance 白色至淺褐色粉末 活性單位定義:在室溫下,一分鐘(pH7.0,25°C)分解1μmol的芐青霉素底物所需的酶量為一個單位。 |
貯 存: | 保存條件: 2-8℃ |